弦歌不辍写华章,春华秋实满庭芳。金秋九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迎来揭牌五周年,五年来累累硕果盈枝头:先后出台通州组团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两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十余项,总结形成国家级案例7项、市级案例12项,推动全国首个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案例及全国首批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案例等首创性成果率先在城市副中心落地。
在这里,制度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推动产业聚链成势,自贸试验区建设向绿向新,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谱写出一幅幅企业与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自贸特色优势日益突出
五年来,通州组团聚焦绿色金融、环境社会治理(ESG)、城市科技与创意设计等重点领域,立足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周边可利用的产业空间10.87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绿色自贸”“创意自贸”“协同自贸”三大自贸品牌。
“城市副中心以‘绿色自贸’为特色,依托‘两区’建设的政策红利与精细化服务机制,为绿色金融机构营造了高效、开放的发展氛围。”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无比感慨地说。
回想起过往振奋人心的瞬间,王乃祥历历在目:2023年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这为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顶层支撑;2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绿色交易所发展专题会,从进一步明确绿色交易所发展定位、探索发展路径、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部署,支持绿色交易所早日建成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首都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载体,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是助力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王乃祥说,在此背景下,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标志着北京绿色交易所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生态环境部授权的全国自愿减排交易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并牵头制定发布交易结算规则及配套细则,有力维护了市场的健康运行。
“截至8月底,我们已为超2000家单位完成开户,交易量超270万吨,交易额突破2.2亿元。”王乃祥欣慰地说。
聚焦“创意自贸”,通州组团围绕资源要素引入、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探索,以高端资源集聚推进“设计之都”建设。如在探索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推进副中心智能建造仿真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全国首例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集成创新试点,实施“副中心设计之心”“智慧生活实验室”等一批应用场景,多元科技场景不断拓展延伸。
“最近我们和北京联通通州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一起布局5G+多语智慧场景。”新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李冲与国际商报记者分享了这一好消息。他还告诉记者,今年7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公司与大运河文旅共同打造的多语沟通特色游船,成为展现副中心文旅数字化转型和“两区”建设成果的典型案例。
“在近期举办的‘开放北京 链接全球’主题沙龙活动中,60多位外交官和外资企业代表戴着我们企业研发的翻译耳机,实时体验运河文化讲解,这一创新应用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李冲颇感自豪。他表示,这个项目不仅展示了企业在人工智能语言服务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通州区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成效,打开了“人工智能+文化旅游”的新市场。
这一示范效应更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通过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和展示平台,最重要的是为后续参与‘一带一路’多语服务、跨境政务等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充分感受到通州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效,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五年来,通州组团先后三批次承接市级赋权308项,实现“副中心事副中心办”;高标准建设、运营北京市“两区”展示会客厅,全国首个以智能终端自助服务模式为主的政务中心、城市副中心“两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等集成化服务平台高效运转;创新发布法治服务保障“两区”建设“1+3+N”措施,全力营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三最”营商环境。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随着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资集聚效应加速凸显——在政策引领下,2021年—2024年,通州组团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达10.4%,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达27.0%,通州组团以占全区1.12%的面积贡献了全区24.0%的新设外资企业数及32.5%的实际使用外资额,加速形成吸引外资“强磁场”。
回首过往,北京通美晶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晶亦感触良多:“多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片区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有力支撑。尤其是在公司推进上市的进程中,通州区各相关部门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为企业突破阶段性瓶颈、加快上市步伐提供了关键助力。”
宋晶进一步表示,在企业上市筹备的关键阶段,通州区相关部门坚持政务服务向前,与公司建立专项对接机制,指派专人深入了解公司上市规划及面临的实际困难。“而后他们还通过政策解读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精准传达上市扶持政策要点,协助我们梳理上市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合规要求,为公司制定了清晰的推进路径,有效规避了诸多潜在风险,大幅提升了筹备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通州区还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向多家金融机构推介公司业务资质与发展前景,助力企业与投资机构建立高效沟通渠道。”宋晶表示,在相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公司已获取阶段性资金支持,为上市前的产能布局与技术研发投入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夯实了上市基础。
宋晶感慨道,正是得益于通州区各部门的协同支持,公司上市筹备工作才得以高效推进,与登陆资本市场的目标不断拉近。这些支持不仅为企业注入了阶段性发展动能,更坚定了企业深耕半导体材料领域、践行国家战略需求的信心。“未来,我们将持续依托通州优良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上市进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谈及这里的营商环境,众多感受涌上心头。李冲表示,公司自2021年3月就把家安在了通州,深刻体会到通州区在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政策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今年8月,通州区多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到企业,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一对一’精准服务模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将不负众望,努力为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回望过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前路灿灿。五年砥砺奋进,北京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正大步迈向开放发展新征程,未来将积厚成势、再攀新高:积极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要求,聚焦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环境社会治理(ESG)、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制度创新赛道,开展首创性、集成式创新,持续推进政策迭代升级,以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