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迎来设立5周年。自2020年8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获批扩区以来,宁波片区累计实施295项制度创新举措,31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船舶登记、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等国家级试点相继落地;去年宁波片区以占浙江省自贸试验区19.2%的面积,贡献了28.1%的进出口总额、37.1%的实际利用外资和32.8%的税收收入……
建成全球唯一 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建成启用全国新建最高等级的集装箱泊位梅山港区6-10号泊位。2024年,穿山港区、梅山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双双突破1100万标箱,宁波港域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集装箱单体泊位群的港口,有力助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海铁联运外贸箱量居全国第一、总箱量稳居全国第二,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位居全球第七,实现“五年四跃升”。
首创外国籍船舶监管便利创新
上升为国际标准
全国首创抵港外国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检查”机制和“临开不查”机制,实现船舶“快进快出”,有效填补了海事领域相关国际规则的空白,在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地区)复制推广,使“宁波提案”成为国际标准的“宁波方案”,将中国机制转化为国际标准。
保税LNG加注实现爆发式增长
宁波片区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试点,助推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少数具备保税LNG加注能力的港口。持续拓展多港区保税LNG加注网络,创新实施“无感加注”“港内直接移泊,连续两次加注”等作业模式,加注效率有效提升50%以上。截至2025年8月,累计完成保税LNG加注41船次,加注量突破22万立方米,稳居全国港口前三名。其中,2025年前8个月,开展保税LNG加注27船次,加注量7.09万吨,年加注量首次突破16万立方米,实现爆发式增长。
全国率先探索
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确权试点
建成投用亚洲最大的200万立方米丙烷地下洞库,加快建设中海油500万立方米地下原油洞库,两个项目节约地表用地近3000亩。出台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地下空间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北仑区中海油原油地下洞库项目获颁全国首本国有建设用地地下洞库土地使用权三维不动产权证书,实现地下空间资源从“沉睡资产”向“活力资本”的转化。
建成浙江省首个
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成功争取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试点政策落地,建成并上线浙江省首个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宁波市探索构建新型离岸贸易监管模式》入选省重大改革一季度典型案例集。2025年上半年,宁波片区所在的北仑区离岸贸易收支规模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占全市离岸贸易收支规模比重超过60%。
全国首创
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新模式
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新模式,实现仓内货物报关、堆存、查验、装箱、放行“一站式通关”,出口作业时间压缩96%,仓储物流成本缩减35%以上,创新模式被海关总署推广至全国12个直属海关试点,助力宁波跨境电商出口货值跃升。2025年上半年,宁波跨境电商特殊监管区域出口货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国41.2%,跃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首创新能源汽车集装箱
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
设立浙江首个新能源汽车专用集装箱堆场,浙江省首创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集成目前浙江省唯一的滚装、集装箱、框架箱三种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方式,车辆集港到装船时间缩短2到3天;建立全国首个内陆—沿海“新三样”海事协作机制,通过云端服务、跨域联检、离场免检等创新举措,高效服务内陆新能源汽车等通过宁波“出海”。2025年上半年,宁波口岸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10.7万辆,同比增长275%,占同期汽车出口总量的60.8%。
落地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无纸化领域
多项“首家”“首单”创新
建成全球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集成“车、船、库”等场景的可信数字仓单平台(66云链),累计服务全球大宗能源化工企业超4700余家,提供数字运单服务超1900万单,联合昆仑信托落地全国首单“区块链+数字仓单”信托项目。培育搭建全国首个侧重服务国际大宗商品无纸化贸易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大宗易行,获得由G20发起的可验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授权发行机构资质,为全球大宗领域的首家。培育万亿级全球国际贸易数字化服务平台易豹科技,成为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及国际贸易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商。
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创新成效显著
全国首批落地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试点规模领跑首批4个试点区域,相关案例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为试点在全国6个省市复制推广奠定基础。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办理试点业务26.53万笔、金额1010.55亿美元,率先落地浙江省首笔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试点业务。
建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
建设完成的总投资达210亿元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增项目,基地烯烃总产能突破1000万吨,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取得新进展,助推宁波炼油能力突破5000万吨,对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