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海关总署牵头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一步帮助企业稳预期、强信心、拓市场。半年过去了,专项行动收效如何?
近日记者从江苏省海关部门了解到,通过持续优化监管模式激发企业活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外贸发展“硬”实力凸显。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9%。
创新模式 环节流程更优
近日,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一批货值159万元的汽车零部件,经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进口报关单申报(试运行)”新模块顺利申报。提交后,系统很快提示货物可提离。
这家位于盐城的公司是全国首个使用“两步申报”改革优化新模式的企业,关务负责人郑寅寅明显感受到新模式带来的便利:“申报流程就像网购填单,不用死记硬背规则,效率提升,差错率降低。而且,我们在货物到港前就提前申报,实现到港即提,物流成本降低约5%,。”而今年是盐城被首次纳入国家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
创新模式、优化流程,持续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这样的破题思路同样体现在生物医药领域。以南京驯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福可苏”为例,由于其疗法特殊,从患者采血到工厂制备需在48小时以内完成,药物回输要在-196℃条件下运输且不能通过机场安检X光机,传统运输方式很难满足要求。为此,南京海关创新出入境特殊物品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对接地方多个部门优化风评模式,指导企业线上风评,实现“随到随评”,风评时间压缩3/4;同时协同优化通关流程,在口岸设立专用查验通道,指导企业应用“机坪直提”模式,压缩口岸查验时间至2小时内。今年,该企业已顺利完成进口单采血4批、出口3批CAR-T细胞治疗药物。
打通堵点 降本增效更足
随着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实施范围从试点城市拓展至江苏全省,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充分释放,惠及更多外贸企业。
在苏州工业园区,药品进口口岸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为当地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据悉,之前园区虽获批药品进口口岸资质,但由于不是一线入境口岸,本地企业只能在其他一线药品口岸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并报关,出现办理周期长、异地代理成本高、部分检测需折返委托等难题。
“‘药品进口口岸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可以说是直击了关键堵点。”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宇博士说,“有了新模式支持,我们‘家门口’就能完成全流程手续,当天就能办出通关单、报关单申报放行,最快2个工作日即可到货上线。”该公司总经理向宇博士说。据了解,今年1-8月,该模式惠及苏州工业园区11家药企,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50%。
此外,南京海关优化空运货站作业模式,助力全国首个跨省、市异地空运前置货站落地苏州;首批试点进口医疗器械生产料件“差异化合格评定”便利化措施,对17类生产料件实行差异化检验监管;支持企业申请长三角区域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互认资质“白名单”,全国首创一地风评、区域共享……一系列举措让一家家企业活力更足、发展更快。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模式、破解难点堵点、提升服务效能,随着更多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落地落实,外贸高质量发展也获得了更多新动能。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